2024年我校审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在校党委、行政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第一次党代会党委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分解方案以及江苏省综合考核的各项指标,不断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审计咨询功能,实现“为规范学校内部管理服务、为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服务、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的工作目标,制定2024年审计工作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重点工作计划
(一)扎实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认真做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一步细化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坚持以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为主线,重点关注目标完成情况、重大经济决策情况、财务收支真实合规性、内控制度建立执行情况、资产管理情况以及个人遵守廉洁从业规定等情况,提高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意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促进科学决策、推进依法治教、完善监督机制、防范廉政风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组织做好省审计厅对我校经济责任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
根据审计厅对我校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发现的问题清单,按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确定每个问题的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以及整改完成期限。加强与审计组的沟通,协助牵头部门完善审计整改方案,细化审计整改措施,明确各个问题应提交的审计支撑材料;检查和督促各部门的审计整改进度,定期向学校领导汇报审计整改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在整改工作推进过程中,加强与审计组的联系,商讨审计整改事宜,保障审计整改工作按期完成。
(三)积极探索专项资金绩效审计
开展对实验室建设和专业建设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在总结学科建设经费绩效审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绩效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进一步完善绩效审计工作底稿。认真做好审前调查,确定审计重点,编制审计工作方案,根据审计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适时调整审计方向。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加强与项目实施单位的沟通, 弄清问题存在的根源,提出客观且行之有效的审计建议,提升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全力做好基建维修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依据学校基建维修工程跟踪审计的规定,对超过10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审计。在项目前期阶段重点关注招标文件工程清单编制是否合规,有无缺项漏项或者特征描述不清的问题;在施工阶段重点审查合同履行情况,参加材料进场验收和隐蔽工程验收,审核工程变更和签证,审查工程进度款支付,关注工程质量和进度;在结算阶段重点审查是否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结算各项费用,工程量计算是否正确,套用定额子目是否恰当,各项取费是否合理合规以及手续是否完备等,有无高估冒算的问题,实现对工程全部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有效审计监督的目标。
二、具体工作计划
(一)按时完成二级独立核算单位的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做好科研奖励、教学工作奖励等专项资金审计以及科研经费审签审计工作。
(二)认真做好学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根据省教育厅《江苏省省属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实施指南(试行)》(苏教财〔2017〕2号)要求,对学校内部控制设计及运行的有效性、健全性、遵循性进行评价,针对发现的不足和薄弱环节提出改善和加强控制的建议,推动学校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和有效实施。
(三)开展合同履行情况的审计
依托各管理部门报送的《合同履行情况汇总表》,重点对基建维修工程、设备采购、房屋租赁、合作办学的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审计调查。依据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合同管理工作,促进学校合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四)全力做好基建维修工程项目结算审计
严格工程项目结算审计,重点审核工程量计算、套用定额、材料价格、费用计算,去虚存实,保证“量”与“价”的准确合理,提高学校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严把合同审核关,完善合同范本,降低合同风险;参与合同谈判、工程验收、大型工程招标监督等工作;适时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服务职能。
(六)继续加强内部审计自身建设,做到文明、规范、高效审计。抓好审计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和廉洁从业教育,积极参加审计业务培训,做到内管理、外监督,把好审计质量关,降低审计风险,提升内部审计能力。
(七)派员参加省审计厅或市审计局组织的“以审代训”审计项目。
(八)做好年度审计档案归档工作。
(九)做好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协调沟通工作。
(十)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